支农为民情 青春献基层 |
没有阳光灼人,也没有绵绵细雨,对于我们社会实践团队中那些从未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女生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天气了。我们就这样平静的开始了今天的调查走访。今天走访的是常德市澧县盐井镇。从建镇以来该镇的农户就靠吃池塘水过活,用当地农户的话讲就是“自从女娲开天以来,村里就一直从池塘里面打水吃”。说到水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印在我们记忆里的是井水、自来水、矿泉水等等,如果有一天让你从某个池塘里打出一碗水,你愿意喝吗?农药、化肥残留物、白色塑料袋、恶心的腐臭物……就是抱着这种不敢相信的的态度我们深入到了农村,深入到农户家里,敞开心扉和每一位农户交谈。我们采访的第一位农户家就住在盐井镇水库附近,当得知我们是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之后,他很高兴地招呼我们坐下,并给我们倒了两杯水。一眼望去,透过白净的玻璃杯明显可以看到里面装的是稍许浑浊的水,开始我很犹豫,我真不想也不敢把这种水喝下去,我和同伴把水杯放下,然后说了声谢谢便开始了访谈。老人说他们很感谢胡锦涛书记,很感谢温家宝总理,对于国家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关于水利方面的一号文件他们更是不胜感激,政策是好的,但是怕的就是一级一级的下来味道变了。前些年镇上花了大价钱修了水库,可是现在却瘫痪了,因为水库里面养殖了虾蟹之类的水产让水的异味不断的加重。老百姓一直都希望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但是屡次反映无效之后自然就放弃了这种念想。对于生活条件好点的家庭来说,他们还能让送水中心给他们送来桶装水作为生活用水,但是对于那些家里经济基础较差,又缺少劳动力的家庭特别是对孤寡老人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有时候要走很远才能挑来一桶水,不仅要生活用水而且还要浇地灌溉,如此重负自然不堪。听到这里我们自然问道“如果遇到干旱怎么办?”说到这,那位老人更加激动了,说着说着眼睛里便出现了让人同情的泪水。他说:“真的遇到干旱了,就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通常要走好几十分钟,儿女又不在家里,别人可以坐着摩托车过去,我只能这样一担一担的来回挑”。这一句话让刚刚还充满话语的房间突然安静起来,这个时候我也不便再多说些什么。这位爷爷毕竟是我们调查的第一家农户,我们要的不仅是和农户之间感情的真挚交流,还要做的就是全面进行调查,进行总结,然后才可能对这些问题提出我们的对策或者进一步为他们解决问题。于是我们便安慰了那位爷爷,喝下那杯开始“怀有戒心“的水。我没有感觉到大家说的那种苦涩、咸味,我们喝到的是村里的老人对我们的热情,对我们的期望,对我们的信任。最后,我们给老人留下了通讯方式便离开了。接下来我们团队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走访了盐井镇的张家场村和分水岭村的每家每户。后面的农户所反映的问题都很相似,几乎都是关于农村饮用水水质的问题。一些条件稍好的农户还可以对池塘水进行简单的净化操作——先进行沉淀,洗去泥草,然后进行漂白,煮沸后再饮用。有些农户限于经济问题,把水取上来煮沸后直接就饮用了。我们团队一行10人还来到了湘澧盐矿,通过与该盐矿负责人的交流,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该盐矿大规模不合理的开采使该地区地质出现了严重塌陷,水的盐分逐渐加重,这对当地饮用水来说产生了极大地影响。通过调查走访,我认为以下几个措施可能对该地区水质的改善产生积极的作用。一是鼓励农民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广高效低毒残留农药和绿色肥料。二是建立较为完善的饮用水取水和净化系统。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农民实行均摊原则,改变分散供水为集中供水,直接提高农民的饮用水质量。三是有关部门定期对重点采水地区进行水质检查。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盐井人民可以早日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我们相信,一批又一批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服务人民的行动,会使更多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定会的,也许不是明天,但一定是将来。
戴震(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2011年7月14日 |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