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积极处置”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能力,维护正常工作秩序,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管理机制,提高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成员:学院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
三、预防与监控
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利用基层教学组织教学研讨、党支部主题党日、新生入学教育等会议活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组织全体师生参加网络安全、防范电信诈骗等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2.网络安全监控。学院每学期开展两次网络安全风险研判,指定专人负责学院网站、新媒体网络建设与安全管理,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和评估,实时监测网络异常现象,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数据安全。
四、应急响应
1.事件发现与报告。学院任何个人或部门,一旦发现网
络安全事件,应立即报告学院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2.确定事件类型和级别。学院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判断事件类型和级别。
3.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根据事件的性质和情况,由学院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决定采取的措施。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进行应急处置,如病毒查杀、数据恢复等、封锁受影响的系统、防止信息泄露等。必要时及时将事件信息报告给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信息沟通畅通。
4.记录与跟踪:学院详细记录事件处理过程和结果,对事件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事件得到彻底解决。
五、处置措施
1.技术手段:采取隔离、封锁、清除等技术支持手段,阻止事件扩散。
2.信息沟通:及时与相关部门和人员沟通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3.善后处理:对受影响用户进行安抚和解释工作,修复受损系统和数据。
4.责任追究:对事件进行调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后期总结
1.对网络安全事件总结分析,找出原因和教训。
2.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加强网络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4.定期更新和完善应急预案,以适应新的网络安全形势和要求。
七、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院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学习和执行本预案,确保在遇到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