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况你的考研之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姓 名:郑晓晓
性 别:女
政治面貌:预备党员
年级专业:05级应用化学3班
曾任职务:无
考取学校:中科院广州能源所
考取专业:能源与环境保护
E-MAIL:zhengxiaoxiaoqq@126.com
兴趣、爱好:球类运动、看书、听音乐、看电影
考研心里话(经验体会):
记得有学妹问我考研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了4个字:坚持、自信。之所以对这两个词颇有感触,是因为它们一个让我成功了,另一个却让我失败了。因为坚持,我得到了所有人都想得到的结果,所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成功的;因为缺乏自信,在泥泞而又充满荆棘的考研道路上我又给自己添加了一副沉重的枷锁,这副枷锁沉重得让我只能低头赶路,所以我自己知道,我是失败的。
先说说我成功的经验吧。大家都知道,考研英语很重要。引用李本祥老师的一句话:“考研就是考英语,历年没考上的80%以上都栽在英语上。”而考研英语中最有分量的就是阅读,所以,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就给自己下了个死命令:每天必须坚持做1-4篇阅读。后来虽然遇到很多阻力,但还是艰难地坚持了下来。后来的考试中最让我受益的也是阅读。(我翻译题一个没做,大作文后来貌似没时间写了,随便结了一下尾。)提醒一下,阅读并不一定要动笔做,在你实在是不想做时,可以读,可以背,读和背的内容最好是真题的考点。说到真题,个人认为,真题不要做得太快,但要做得早,要做一篇就认真分析一篇,最好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把真题中的生词、好的句子好的段落以及长难句摘抄下来,晨读的时候拿出来读一读,背一背,时间长了对理解文章和写作都很有帮助。还有,在考试的时候,如果时间快到了可作文还没完成,不管你写到哪了,都先把结尾给写上。一篇完整的作文的得分率肯定要比残缺的高。数学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门课程,所以一开始我就确定我要考数学。复习数学时我沿用了我高考时的复习方法,采用错题集,就是把平时常出错的题按考点写在一块并标明考试要点、错误原因以及解决办法,这个方法能防止类似错误的发生,尽量减少失分机率。考试前看看这个很有效。至于政治,我把那些容易考选择题的、容易弄混淆的都放在一起,比较着记忆,效果很好。
再说说我失败的教训。主要是没有自己坚定的计划,没有那种我说对就一定正确的气势。这一点在数学和专业课复习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我7月份才开始数学的第一轮复习——看课本。而此时我身边的许多要考数学的同学已经进入了第二轮的复习,有的甚至已经做了好几套真题,于是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复习方法有问题,复习计划不对。为了赶进度,我摈弃了自己原先的计划,匆匆把课本翻了一遍就开始做题,没想到能做出来的寥寥无几,有的概念都没弄清楚,后来不得已只好把课本从头到尾再看一遍,耽误了不少宝贵的时间。所以说欲速则不达,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计划,然后按照这个计划有条不紊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至于专业课,我复习得太浮躁。虽然我把陈敏恒的化工原理翻来覆去看了有三四遍,课后思考题做了两遍,可是后来考试的时候还是遇到了盲点。所以看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每看一遍就要有一遍的收获。要每天坚持看看课本。中科院的题不难,但是很基础,细节题很多。还有考试的时候心态很重要。记得当时考专业的时候,拿到卷子我就懵了,有好几个知识点我都没见过!当时就边答题边对自己说:算了,从来一年算了。几次都想从考场逃走。后来又想了一下,如果真要再考一次,那我也得把今年的真题记下来,这样才不枉我交了150块钱(中科院不提供历年真题)。后来也就这样消极地答着题。后来从考场下来后,才想起来有一道精馏的计算题其实我是可以做出来的,就是因为当时没有积极地去思考,才让我白白丢了一、二十分。所以考试的时候遇到盲点一定不能慌,即使不会也要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想到一点写一点,没准会柳暗花明。
希望我的这些体会对你们能够有所帮助。最后说一句,考研只是一种学习,决定考研后不要把它当作你生活的全部,不要为了它打乱了你的所有的生活规律,要享受这个过程。